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有時候,我不禁問自己,究竟什麼是生活呢?有人說生活像白開水,平平淡淡,無色無味,但倘若我們往裡面加添點什麼,白開水也可以變得不一樣。如果添進蜜糖,那就可以變成甜甜的蜂蜜水。太久太久沒有去旅行了,忽然,想念外面的花花世界,想念遠方的人們和故事了,想念那些充實的日子了。
忽然,想念那些義教的日子了。
難民中心像一個社區中心,是一個提供學習和幫助難民的地方,我們每天都會接觸不同小孩,有的小孩每天都來,有的偶爾會過來,所以無法安排有連貫的課堂,我們把上課日劃分成不同主題,這樣,他們便可以學習各種有趣內容。
科學日 - 傳聲筒
小時候電子遊戲還未普及時,人們便懂得利用簡單的材料,加上創意,製作出各種小玩意。孩子在杯上繪畫,然後在杯子底部剪一個小洞,用一根繩連上一對杯子,拉直,兩個人便可以透過傳聲筒說悄悄話了。
動畫紙盤
另外,我們利用視覺暫留的原理,製作了動畫紙盤。在紙盤兩面畫上有關連的動片,用一枝飲管在中間穿上,然後快速轉動,就會看到繪畫的圖案在動。
足球機
年紀稍長的孩子,我們則準備了鞋盒、長竹簽和夾子等,讓他們製作足球機。兩個男生興致勃勃的玩上一遍又一遍。
音樂日 - 豆槌
利用豆子、膠勺子、扭蛋等簡單材料自製樂器,揮動雙手時能發出沙沙聲響的豆槌,深得小孩歡心。
Cup song
我們義工連日來不斷練習的cup song也大派用場,我們圍坐在中間向他們表演,他們看的目不轉睛,很感興趣,所以我們之後也有分組教導他們,看看大家那專注的樣子。
藝術日 - 黏土
用手搓揉黏土,讓他們自由發揮創意,製作各種有趣的東西,毛毛蟲蟲、披薩(pizza)、花朵,一個小女孩更貼心的製作了我的樣子的黏土給我。
舞蹈日
那天,我們準備了幾首當紅的兒歌,配合一些簡動的動作,讓小孩動動筋骨,大展舞蹈。義工和小孩大手拉小手,圍著圈,隨歌聲起舞。有些孩子更拿著我們前天製作的豆槌,一邊起舞一邊為我們伴奏,小孩子動作可能跟不上,節奏也可能不對,但大家跑跑跳跳,享受在其中,比什麼都重要。
時裝日
利用顏色筆、絲帶、手工紙等材料設計T恤,義工用氣球裝飾成服裝舞台,希望小孩能穿著自己的衣服,勇敢自信的走出來。其實人生亦然,勇敢的做自己,走屬於自己的道路。
運動日
我們準備了一些球類和輕巧的飛碟,教導他們一些踢足球的技巧和規則。雖然到最後孩子們都是忽略了那些’規則’,成了’自由式’ 玩耍,但可以跟小孩子打成一片和帶給他們快樂還是十分滿足。
文化日 - 剪紙
用紙張和剪刀,教導他們一些簡單的剪紙圖案。他們亦發揮創意,剪出各種喜歡的圖案。
英語日
難民小朋友的英語水平十分參差,有一小部份可以簡單的跟我們對答;大部份的卻不太懂。所以我們教導他們一些英文詞彙和基本的句子,老師亦細心的在旁邊協助我們翻譯。
忽然,想念那些打扮的日子了。
以前在街上或是電視上會看到一些非洲人的編髮十分有心思,好像總能編出一些複雜的髮型。今次親身來到埃塞俄比亞,也想要體驗一番。正巧,有一天我們在難民中心正在進行活動,忽然下起雨來,我們爭相走到有遮擋的地方避雨,但是人太多,教室容不下那麼多人,我跟幾個義工和一些小朋友只好躲在他們平常玩樂的滑梯下,等待期間,我們開始編起髮來,有些編得很漂亮,大多的則是我們胡亂編的,即使編得不好,打打鬧鬧也挺快樂。
忽然,想念那些跟當地學生們交流的日子了。
我們分別跟當地一家中學和大學的學生作交流。那間中學是當地一間有名氣的學校,入讀的學生亦出身於較富裕的家庭,所以對於’難民‘這個概念也不太了解。於是,向他們展示了一些有關難民的剪報與他們討論,也進行了一個refugee run的活動,讓他們感受一下難民在逃往另一個國家時,可能遭遇到的經歷。
另外,我們跟當地一家大學的學生進行了一整天交流,討論了難民的議題,亦分享彼此的文化,我們帶了一些港式零食,懷舊麥芽糖餅、朱古力手指餅,更介紹了不少香港的地方給他們,他們也帶來了一些傳統服飾。我們更跳起了一些大學迎新的營火舞蹈,他們也教導我們一些傳統舞步,最後大家打成一片,樂也融融。
那些充實的日子就像那甜甜的蜂蜜水,現在回想起來,也是甜滋滋,快樂的。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