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Naomi K.WM

【印度】願遇一人,白首偕老

已更新:2020年10月28日

遇一人,白首偕老,愛自己所愛的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是世間上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在我們這個現代社會中,自由戀愛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事情,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的。在父權社會中的印度,女性地位低微,她們不能自由戀愛,而要聽從父母安排,嫁給一個素未謀面的男人為妻。婚姻對她們來說只是一種契約、制度,談不上什麼浪漫。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水平愈來愈高,有穩定收入並選擇獨立的印度女性也愈來愈多,然而,生活在較落後或郊區農村的女子,不到16歲就要出嫁,還未到11、12歲就被決定婚事的仍十分普遍。在印度的那時候參加了我們村莊一個女子的婚禮,本來應該是一件值得慶祝和開心的事情。可在後來,跟其他村民聊天時才發現原來新娘並不喜歡新郎,所以整條村的村民都不太愉快。當時沒有仔細探究,但回想起來,便發覺新娘子當天真的沒有太多笑容,我還在想新娘在婚禮上不笑是否因為文化差異的原因。



中國古時有盲婚啞嫁,現代一些國家也有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只要新郎家庭比較富裕或者家族擁有較高地位便有選擇妻子對象的權利,也是顯現男方財力和地位的象徵。一次村長的兒子對我們說他的妻子是從十個人中精心挑選出來的,當然是因為樣貌較出眾。在印度,有一個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把人分為四大類:婆羅門(祭司和老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村長也屬於地位較高的,所以他的兒子也有更多的選擇權利。有些時候男子只要擁有更多權利、地位和財富便可以選擇自己比較心儀的對象;相反,女子只能聽從家人安排,一點兒的選擇都沒有,甚至在結婚當天才是第一次見到自己下半生一起渡過的那個人,即使不喜歡也不能說出口。



再奢華的生活,也比不上和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簡簡單單的生活。聽到這些故事,我明白亦尊重每個地方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而印度的婚姻制度也是為了保證結為親姻能共享資源,保持家族的地位,但對我而言,還是為無法與喜歡的人一起,活在這個傳統的封建社會中的女性感到有點惋惜,亦感到自己的幸運,活在一個不用受封建的婚姻制度限制,可以自由戀愛的社會,有選擇的自由,可以和那個心儀的他,過簡單甜蜜的生活。


9 次查看0 則留言

コメント


bottom of page